头条50岁还能生二胎吗
?提示:点击上方迪沙平台↑免费订阅
“医生指出,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9~35岁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大多数35岁的女性还不会出现问题,但到了38或39岁,年龄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50岁左右女性还想“抢生”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部分五十多岁的女士还想再生一个小孩。记者了解到,符合单独二胎的政策实施后不少夫妇选择再生一胎。目前各地正在对生育对象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为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做准备。据调查,这些符合政策且有意愿再生一个孩子的家庭中,不乏母亲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
不少人都知道高龄生孩子有不少风险,但风险究竟具体有哪些?女性35周岁后身体机能就已经处于下滑趋势,由于生育能力与年龄呈反比的,即年龄越大,生育能力越低。卵巢功能的下降导致妇科疾病、生育器官疾病、胚胎发育不良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都会增加。
随着剖宫产的增多,这也给妇女二次怀孕带来一定的危险因素。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疤痕妊娠等。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部分妇女因为计划外怀孕进行过多次人工流产,或放置过宫内节育器,反复的宫腔操作增加了妇女盆腔炎症的发生率,盆腔感染将会增加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性。
所以为了减少以上的风险,高龄妇女在生二胎前就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当意识到自己或家庭成员可能面临某种遗传病的风险时,就应当尽快找遗传优生专家进行咨询检查。这些检查最好在怀孕前进行,如果已经怀孕就应在孕早期、孕中期进行筛查诊断。
如何能生一个健康的“二娃”,高龄妈妈先要知道自己能不能“怀”二胎。比如,男女任何一方经医学检查,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各种出生缺陷(先天畸形、遗传病、先天代谢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功能异常);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任何一方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女方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如严重心脏病、结核活动期,癫痫、恶性肿瘤、肝炎、肾炎、结缔组织病,有以上的情况就不能生二胎。
而高危孕妇则是以下情况:孕妇年龄大于35岁;过度肥胖(BMI25kg/m2);前次妊娠合并心脏病、贫血、肾病、肝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过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前次妊娠为剖宫产、发生巨大儿、软产道裂伤、产后抑郁、产后切口愈合不良等。
专家建议,准备生二胎的女性孕前有必要到专业保健机构进行孕前咨询、孕前检查,全面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在计划怀孕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母子的健康。
因为高龄会带来卵子的老化、染色体的畸变、染色体不分离、卵子发育不良以及基因的突变等等,因此这些都是首要解决和预防的问题。这时高龄女性应该先应对年龄对生育的劣势,而通常要做的就是需要把生理周期调理好、提高性爱的频率,把较长的月经周期缩短至接近28天左右,这样能够增加卵巢的活性与代谢的能力,可以通过生理激素与卵泡监测,并对发育不良的卵泡进行综合的微调。
同时,高龄女性还应该做更为细致的孕前检查,必检的项目有巴氏涂片、生殖内分泌检查+排卵后孕酮检查、卵巢储备功能、输卵管造影、乳房扫描或者是心电图、抗精子抗体、通液、抗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如果有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卵巢早衰、宫颈糜烂、乳房肿瘤等疾病,最好是先治疗疾病再怀孕。
35岁以下为最佳生育期
医学上所谓“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这个年龄的女子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基本已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此,当胎儿产出时容易导致生产困难,生产风险大。
35岁是女性自然怀孕的一道坎,35岁之后,女性怀孕会越来越困难,同时流产的风险也比较高。女性40多岁怀孕和分娩所面临的危险是她在20多岁时的2-5倍,很多并发症经常发生在高龄孕妇身上。高龄产妇妊娠后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使胎儿宫内生产迟缓,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会随之升高。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一些家庭确实想要生第二个孩子的话,希望能及早提前生,和第一胎的间隔时间在4~5年比较合适,产妇的年龄尽量不要超过35岁。
美国顶尖的生殖专家谢尔曼·休伯的观点,总的来说,30多岁时,你在每个排卵周期里有大约15%的受孕机会,在尝试怀孕的1年里,你受孕的机会为75%。不过由于这10年中的生殖能力是逐渐下降的,所以在35~39岁,你1年里的受孕机率会下降到65%。
转载自迪沙健康平台
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这些你都知道吗22项疾病检验结果解读
- 下一篇文章: 荨麻疹红斑狼疮湿疹皮炎等各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