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炉业话第四话后疫情时代,如何诊治及管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尼达尼布的问世,为ILD患者提供了新的抗肺纤维化“武器”,以及更多的生存机会。
近日,新冠疫情再次反复,变异病毒首次境内社区传播,此前广州抗疫一月余,终于令全部地区恢复为低风险地区。与此同时,医院内许多科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呼吸科慢病患者,在疫情期间管理难度变得更高,如何降低呼吸科原有疾病和新冠重叠感染的风险成为了临床首要思考的难题。本期“维炉业话”中,“医学界”传媒有幸邀请到广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群教授、医院风湿免疫科张晓教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孟莹教授,共同围绕后疫情时代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管理ILD患者?
在呼吸系统相关的慢性气道疾病当中,慢阻肺和哮喘是常见的两大类,常伴随炎症的发生。受疫情影响,这医院就医。对于这类患者,孟莹教授一般会强调“需要长期的吸入药物治疗以及家庭康复氧疗”,尤其是重度慢阻肺患者,炎症已经处于非常严重的状态,其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明显。“这些患者较容易感染,因此疫苗接种、预防感染、适当的运动康复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此外,有些患者还存在ILD等疾病,对此我们的处理应该更为积极,应及时随访和加强干预。”有关ILD,罗群教授说道:“ILD是一大类疾病,有多种病因,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缔组织病,还有过敏性肺炎等,也是相对少见的肺部疾病。目前认为肺纤维化是慢性或者急性ILD发展到最后阶段的结局。我们目前很多的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改善肺纤维化结局。”需要一提的是,新冠肺炎可以引发ILD。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就可能会发展为典型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纤维化性进展。但明确诊断时,罗群教授建议一定要做高分辨率CT以及多学科会诊。而在治疗方面,罗群教授指出:“目前抗肺纤维化治疗还是以尼达尼布这个药为主。除了新冠肺炎、IPF外,很多结缔组织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等,都可能累及肺部,导致结缔组织病相关的ILD。”对此,作为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张晓教授表示:“很多结缔组织病相关ILD都可以并发肺间质的改变,尤其在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这两个疾病中,是严重影响预后的并发症。所以越来越多的风湿科医生- 上一篇文章: 皮肤上的黑褐色肿物竟是癌症我院皮肤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