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书教授谈认识风湿免疫病的风向标生物标
对于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而言,各类生物标记物意义十分重要。不同的生物标志物作为不同风湿免疫病的风向标,许多人只是记其临床意义就耗费了许多精力,可屏幕前的你是否曾想到:不同风免疫病的生物标记物之间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下生物标记物之间的复杂“缘分”。
什么是生物标记物
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是从生物学介质中可以检测到的细胞、生物化学或分子改变。生物学介质包括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细胞、头发、呼气等。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生物标志物有分类
生物标志物的广义定义为几乎包括反映生物系统与环境中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任何测定指标。是阐明接触外源性物质与健康损害之间关系的工具根据测定项目及其所表示的意义,生物标志物一般分为三大类:
1.接触的生物标志物:
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中外源性物质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含量。包括反映内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的两类标志物。内剂量表示吸收到体内的外源性物质含量,如血铅浓度作为接触铅的内剂量;生物效应剂量指到达机体效应部位(组织、细胞和分子)并与其相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2.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其又可分为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疾病三类标志物。
早期生物效应一般指机体接触环境危害因素后出现的早期反应,如接触铅后ALA的抑制;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指发生疾病临床表现前机体特定器官或组织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变化;疾病标志物系指用于确诊疾病的各种检测指标,如确诊肝、肾损害的各项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等。
3.易感性的生物标志物:
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既可与遗传有关,又可由环境因素诱发。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接触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易发生溶血,对氧化剂的易感性增高。目前生物标志物在职业医学的许多领域如毒理学研究、生物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
风湿免疫病生物标记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并以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及其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指标数据与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估。RA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类风湿因子(RF)和抗瓜氨酸蛋白类抗体(ACPA)包括环氨酸化肽抗体(a抗CCP抗体)、抗突变性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MCV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等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其中RF和ACPA类抗体因其良好的诊断性能被纳入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防治联盟(EULAR)RA分类标准。
血清中含有RF与ACPA类抗体的RA患者与特定的基因与环境等危险因素相关,约有15%~25%的RA患者两类抗体均阴性,两类抗体均阴性的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关节疼痛和肿胀症状,与两类抗体均阳性的患者相比,发展为侵蚀性关节疾病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找到能够识别两类抗体阴性患者的新型自身抗体及其标志物用于RA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中,生物标记物的功能可谓丰富,临床医生可以透过生物标记物的表达从而了解到一位风湿免疫病患者的疾病风险因素、在疾病筛查阶段
- 上一篇文章: 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你有多少疾病,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