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当时,您
“冬病夏治”主要遵循于“春夏养阳”的规律,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季,是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具有温通功效的药物最易渗透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生发人体阳气,培本固元,驱除体内寒邪,增强抵抗力,对以“寒、湿、虚”为主要病因的疾病疗效显著。
1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
3.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4.妇科疾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月子诸病。
5.儿科疾病:慢性咳嗽、易感、过敏性鼻炎、腹泻、食积、厌食、消瘦等。
6.亚健康态:免疫低下、易感、易疲、四肢寒凉。
特别注意事项
三伏贴以每伏第一日最佳,但应要避开阴雨及大风天气,易选阳光明媚,温度较高之日,每伏贴敷1次,共4次,三年1疗程。一般成人每次贴敷时间6-8小时,儿童2-4小时。
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禁忌症为严重心、肝、肾、脑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接触性皮炎患者、过敏体质者、瘢痕体质者、皮肤有感染或局部有破溃者、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孕妇及2岁下幼儿。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色素沉淀,轻度瘙痒等属正常现象,若刺痒、灼热、疼痛难耐,应禁止抓挠,可及时将敷贴取下。如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及时皮肤科就医。
贴敷期间应饮食清淡,慎食辛辣、寒凉之品,少食肥甘。避免受凉,合理使用空调、风扇,贴敷当日可温水淋雨,忌冷水冲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过激
初伏贴:年7月17日--7月19日
中伏贴:年7月27日--7月29日
末伏贴:年8月6日--8月8日
- 上一篇文章: 中年男性反复咳嗽发热近一年,诊断不明
- 下一篇文章: 专家解读四个常见的风湿免疫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