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狼疮患者容易发生狼疮性肾炎如何防止
狼疮性肾炎是狼疮的常见并发症,但是由于肾脏受累程度不同,所以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同。很多患者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狼疮患者容易发生狼疮性肾炎呢?下面我们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每个肾脏约有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组成,实际上每个肾小球就是一个毛细血管团。在狼疮患者中大多数的患者伴有狼疮性肾炎,主要是因为狼疮患者大多数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进而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导致组织炎症性损伤,免疫复合物排除体外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实现的,一旦免疫复合物太多或体积太大就难免会沉积在肾小球内,造成肾脏受损了。
抗核抗体中的抗双链DNA抗体,与肾小球的DNA相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激活补体,并释放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当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时又释放炎症介质而导致肾小球肾炎。
更重要的是,肾小球就是无数个毛细血管网,血流极为丰富,全身的血液都需要经过它的过滤排泄废物,所以就更不难想象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为何喜欢沉积在肾小球里了。(因为是循环的必经之路,而且路窄拥挤)
在确诊的SLE中,约70%有明显的肾损害,如果SLE患者做肾活检,用光镜检查,其肾损害达90%,如果加上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差不多全部患者都有肾小球损害。肾脏除肾小球以外的其他动静脉,同样也存在炎症反应,故不管是肾小球,还是肾小管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
如何预防狼疮肾病的发生:(1)经常检查尿及肾功能,及时发现肾损害。
肾损害的情况常可以从尿蛋白检查来分析。一次尿检查常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应检查24小时尿蛋白。通常认为,狼疮肾炎损害的严重程度与尿蛋白成正比,但已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因肾滤过率下降,少尿或无尿,尿蛋白并不增加甚至尿蛋白阴性。尿中出现细胞管型常提示肾损害加重。定期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和24小时尿肌酐等肾功能甚为重要。必要时做同位素肾图、肾B超检查以了解肾病情况。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经常测血压,查肝功能、电解质等。
因为肾病进步发展会导致高血压;尿蛋白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钾可增高。
(3)做肾穿刺活检,了解肾损伤程度。
因为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肾损伤情况,有利于医师判断疾病的预后,制订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有的患者担心肾穿刺危险而拒绝检查,其实只要患者配合得好,在穿刺前做好必要和详细的准备,一般不会发生意外,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4)使用免疫抑制药,联合用药,防止肾病发展。
为防止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应定期门诊随访,及早使用免疫抑制药,联合其他药物如中医中药等治疗。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的使用甚为重要,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治疗能快速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5)注意日常护理及饮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判断狼疮病情复发,这些检查及临床症状都要- 上一篇文章: 入职小TIPS入职体检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