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及时查处并销毁不明猪肉,保证群众饮
近段时间,网络和民间上流传猪肉带有寄生虫等疾病的说法引起了广大六库市民对猪肉质量的担忧。
我们的记者还专门去做过调查辟谣。
可就在前几天,竟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无法提供检验证明的猪肉来牟利!
想要危害人民群众健康?门都没有!泸水市及时查处并销毁,保证群众饮食安全!
“6月8日,泸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上江蛮云边防检查站在执勤检查一辆微型客车时,查货一批无法提供相关检验检疫证明的猪大肠、猪耳朵,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处理。
”接到电话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农业局相关执法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经调查,微型客车车载的猪肠子24袋约kg,猪耳朵4袋约30kg,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冷藏,导致部分猪肉腐败变质,且运货商无法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为规范泸水市肉类市场秩序、提高人民群众消费信心,当天下午16时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查获未检验的猪肉在小沙坝龙威屠宰场进行高温销毁。
通讯员杨炆榕报道
那么,怎样识别正常猪肉和病害猪肉呢?
新鲜肉:脂肪洁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外表微干或微湿润,用手指压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复,弹性好,且有鲜猪肉特有的正常气味。
不太新鲜的肉:脂肪少光泽,肌肉颜色稍暗,外表干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复,弹性差,稍有氨味或酸味。
变质肉:脂肪失去光泽,偏灰黄甚至变绿,肌肉暗红,切面湿润,弹性基本消失,有腐败气味散出。冬季气温低,嗅不到气味,通过加热烧烙或煮沸,变质的腐败气味就会散发出来。
母猪肉:一般胴体较大,皮糙而肉厚,肌肉纤维粗,横切面颗粒大。经产母猪皮肤较厚,皮下脂肪少、瘦肉多、骨骼硬而脆,乳腺发达,腹部肌肉结缔组织多,切割时韧性大。
注水肉:这种肉由于含有多余的水份,致使肌肉色泽变淡,或呈淡灰红色,有的偏黄,显得肿胀,从切面上看湿漉漉的。销售注水肉的肉案子上是湿的,严重的有积水,可见肉贩随时用抹布在擦拭。注水的冻猪瘦肉卷,透过塑料薄膜,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红色血冰。砍开后可见有碎冰块和冰渣溅出,肌肉解冻后还会有许多渗出的血水。价格便宜的猪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脚料,常混有病变废弃物,购买时要当心。
死猪肉:周身瘀血呈紫红色,脂肪灰红,肌血暗红,在血管中充满着黑红色的凝固血液,切开后腿内部的大血管,可以挤出黑红色的血栓来,剥开板油,可见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细血管网,切开肾包囊扒出肾脏,可以看到局部变绿,嗅嗅有腐败气味。
猪囊虫肉:它是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瘦肉里,呈囊泡状,肉眼观察由小米粒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个白色的头节,就像石榴籽样,囊虫也见于心脏上,吃囊肉会使人得绦虫病,如果人间接的吞下虫卵,也会得囊虫病,后果严重。
猪瘟病肉:病猪周身皮肤,包括头和四肢皮肤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鲜红色出血点,肌肉和脂肪也有小点出血。全身淋巴结,俗称“肉枣”,都呈紫色,肾脏贫血色淡,有出血点。个别肉贩常将猪瘟病肉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市销售,这种肉外表显得特别白,不见有出血点,但将肉切开,从断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点依然明显。
猪丹毒病肉:瘀块型的,在颈部、背部、胸腹部,甚至四肢皮肤上,可见有方形、菱形、圆形及不整形、突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瘀块,欲称“打火印”。败血型猪丹毒,全身皮肤都是紫红的,有的是胸腹部、头和四肢皮肤紫红,俗称“大红袍或小红袍”。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红,切开后见有黄色液体流出。肾脏肿大常呈紫黑色。严重的败血型猪丹病肉,全身脂肪灰红或呈灰黄色,肌肉呈暗红色。
有害腺体:甲状腺位于猪的喉头后方气管下面,呈棕红色,如大枣状,通过屠宰加工有时留在脖头肉上。甲状腺含有激素,烧煮也不会被破坏,人误食后可引起中毒性疾患,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头痛、胸闷、肌肉关节痛、心跳快。
怒江广播电视台编辑:丰艺清杨莎莎责编:张晓翔
监审:熊长旺
怒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文章: 大叔笔下令人窒息的美人体,逼真到放大十倍
- 下一篇文章: 科普知识正确认识肝炎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