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亨我从体制中跳出来,因为我觉得穿草

读蔡德亨老先生讲自己的中医路,就像坐在一位长者面前,听他声情并茂的诉说往事。能从体制中跳出来,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且能坚持到现在,可敬可贺!

我学中医开始到现在已经有50年了,16岁开始跟师学医,学医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从今天来看,要作为一个好的中医,刚入门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全科中医医生,首先要学会针灸,推拿,中药的处方,最好还要懂得一些中药制剂的制作,不然的话,在开处方的时候就会无的放矢,现在南京君和堂他们开展学习做药丸,这个就很好,不然的话有好多医生就会不知道如何开处方。

大家也都知道,我当时在上海针灸研究所做副所长,以后我离开了体制,做了一个民间中医,大家以为离开这把伞就无法生存,但是现在我活的很好,没有伞,才能充分体现自己,如果有了那把伞--医保、名医院等这些大伞罩在自己头上,实际上对自己的发展不是很有利。

学习中医,很多人都说应该学习《黄帝内经》,有些说应该学《伤寒论》,《黄帝内经》从实证上说不是一部单纯的医疗书籍,从我学习的观点来看,它讲了天文地理以及人之常情,也就是社会性。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增加自己的社会常识、生活常识,否则你做一个好中医很难。

有人认为把几本书看完就可以做一个好中医,其实不是,要作为一个好中医,你必须要更多的观察,更好的体会。观察生活,观察不同地方人的关系,生活关系,这对于提高自己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山西人吃面比较多,陕西人吃一种牛心柿,虽然柿子本身是凉性的,但这个柿子有火的。不同地域的人生活习惯不一样,比如广东,天气比较湿热,湿气比较多,在四川为什么人们吃辣,因为湿气比较多。你懂得了不同的地域,风土人情,你才能了解不同地域的人所生的病,你应该用的处方,用药,剂量大小都不一样。比如四川成都的人,他们在吃辣的时候,也放了很多中药作为调香剂,他们对这些中药都有适应性,所以你在开这些中药的时候要增加剂量。比如附子,他们吃的比较多,给他们开这种药的时候,剂量就要比我们这边的人大的多,所以你要懂得这些方面,才能对自己行医有好处。

我从针研所出来,很多人都劝过我,说:你应该留在体制内,体制内有很多享受。比如说有职称评审,或者将来仕途的升迁。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空的。我认为一个医生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的话,必须要从全科开始,然后向专科发展,我是一个穿草鞋的的医生,但是我觉得草鞋我穿的很踏实,比穿皮鞋的更踏实。今天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很幸运的。

学习是永远的,人活到老学到老,医学的知识也是如此,后来我发现单纯学中医,在某种程度上连西医的名称都搞不清楚,就靠四诊来解决问题,有很大的缺陷,后来我改变了自己,学习了看片子,比如x光片,核磁共振的片子;学习了化验知识,以及做实验的东西等等,我都从头到底的学习,把这些应用到自己的临床上,使自己改变。

我学习西医知识,不是为了用西医的方法治病,到目前为止,没有开过一张西药的方子,开的全是中医,但是我知道西医的那些东西,对我在工作和学习上,带来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什么叫结缔组织病,如果你不知道,单纯的说是风湿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你就陷入了一个陷阱,你完全用化风湿的药,效果有时不是很理想,懂了西医后,知道这是免疫系统的疾病,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也可能是气营两亏,也可能是脾肾不足,也可能是风湿引起的,在辩证的过程当中,你就有可能有的放矢。

所以学习中医,千万不要排斥西医的一些检查方式,我们要拿来主义,把西医的检测手段为中医所用。有的人说,因为你是中医,用西医的指标说明你没有自信。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片面的,现在的中医和过去不一样,有了那么好的条件,如果你不能遵循实际的情况来做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你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里面。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时代,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名医,比如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张仲景等等,都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我们今天的情况下,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中医提供了基础,我为什么要把西医完全排斥在外面呢,西医现在看来有很大的缺陷,刚好是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的,我们可以利用中医的长处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说肿瘤的化疗,现在看来,缺陷很大,有的时候连肿瘤医生自己患了肿瘤以后,他都不愿意用化疗来治疗。今天用化疗治肿瘤病人上很清楚的就出现了好的细胞和坏的细胞同时杀死的弊端。有些病人觉得应该是中医来治疗,他们就得到很好的结果,现在很多肿瘤病人,拒绝了化疗而用中医的治疗。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像B超、核磁共振等来检测肿瘤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还是消失了。这个对我们来说,更有说服力。

有时候只有把自己中医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不然的话西医会说你们的中医治疗有效果,那效果在哪里?你用哪些指标来说明我对肿瘤病人治疗有效果?你说病人精神比过去好了?步子比之前迈的大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指标。而从真正的指标来看,肿瘤到底是消失了变小了,现在看来,用中医治疗肿瘤,确确实实效果显著。

比如说,我们这里有个肿瘤病人,喉头癌,手术动了三次,也做了化疗,还是扩散了,最后还是化疗,做了化疗以后,喉头水肿,不能呼吸了。后来找了中医,中医给他扫垃圾,但是还是给他了生的希望,通过中药治疗现在已经两三年了,过的很好,通过检查发现肿瘤的确缩小了,现在步行十里路也不喘了,这个实际上就是中医的特色。

所以,作为一个中医,要用好中医的基本功,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实了,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特色。

同时也需要把握西医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能够掌握中西两套诊断方法,为自己所用。我已经在这个道路上做了很大的探索,对自己来说,我觉得还不够,现在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向生物化、免疫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方面,西医在这个当中已经看到了中医里边有很多东西,这些很适合他们的发展,所以西方国家一边否定中医,一边在大力发展中医。在美国,他们先搞了替代医学研究。他们研究各个国家的民族医学,同时也在研究中医,对中医的针灸,中医的治疗,开了绿灯,给了医保。在德国,也有很大的发展。有一次我的一个德国朋友在我这边治疗,他就跟我这么说:“你们不能把中医丢掉了,他们不但是文化,更是宝贵的财富。”

现在他经常会带一些人来看病,为什么?因为他信任中医,觉得中医的治疗在某些疾病当中有长处,他觉得西医的治疗在某些程度上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比如说抗生素在治疗过程当中一不小心就会引起抗生素的反应,有些人用抗生素久了以后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腹泻不止,而中药治疗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比如说有一个咽喉炎的病人,他本身在外面进行抗生素的治疗,最后他的咽喉还是有炎症,有时候咳嗽,有时候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最后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一个星期后,他的情况得到了改善。结果德国人就说:“你看你们的中医有那么好的效果,为什么你们还要否定中医?我觉得你们应该很好的把中医继承下去。你们的中医是你们的魁宝,是你们的文化,一个名族如果把自己的文化丢了,那么这个民族就完了。”

所以从这个方面反思,我觉得空讲文化,那这个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有的说我把中医的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你说发挥到极致了,那是指哪方面呢?我觉得《黄帝内经》在某些地方就教人的智慧。在有些地方,有的人,最近就提出来了,医院的当中,他用中医的方法来管理,这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有的人在投资方面也喜欢中医常识,很多时候也是在学习内经,为什么?他会觉得中医的智慧,可以指导他在投资方面的一些工作。

中医的文化实际上是包罗万象的,关键的问题在于你自己是如何去掌握的,所以在生活当中,有的时候也需要多观察,多观察才会发现些问题。

曾经我们在做一个节目的时候,遇到有一个嘉宾,浑身瘙痒,因为抓了以后会出血,西医诊断为是湿疹。但我觉得应该是皮肤过敏。为什么?从他的打扮和活跃程度上来看,我觉得应该是个文艺爱好者,很可能参加什么社区文艺活动,因为社区文艺活动条件比较差,很可能里边一层一层的衣服穿着,当他需要的时候就层层往外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穿的衣服很可能是化纤的,静电造成他的过敏。

结果叫他把衣服脱下来一看,里边穿的是尼龙的衣服,我跟他说:你把你的尼龙衣服脱了,贴身的衣服应该穿全棉的,情况可能有改观。这样一个月后,他说全身骚痒已经消除了。从这一点来讲,作为一个医生,是不是应该很好的去关心生活?

另外也有一个患者,也是穿了衣服以后发现了这个瘙痒,但是他却穿的是纯棉的。那么这里就有问题了,很可能他选择的洗衣剂有问题,比如说现在有些洗衣粉有漂白的功能,用的荧光剂比较多,用的多了没洗干净,结果就会造成皮肤的过敏,所以说你了解生活的常识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好处。

另外做为一个中医来说,也应该是一个好事者,指对自己的平时的饮食应该







































鍝噷鐧界櫆椋庤兘娌诲ソ
鍏ㄥ浗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yfbj/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