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手术终结2医院胸外科治
对47岁的叶碧华(化名)来说,年最好的新年礼物,莫过于她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躺在床上好好睡个安稳觉了。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叶碧华全身不明原因长满黄豆般大小的水疱,背部尤其严重,她长期只能在桌子上趴着入睡。
1月,医院胸外科为叶碧华进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前纵隔脂肪清扫术,困扰她多个日夜的噩梦终于彻底结束。
皮肤科医生开出的CT单医院诊治期间,叶碧华多次被诊断为“天疱疮”,虽然一直在进行相应治疗,但全身的水疱总是在好转和复发之间循环,层叠的水疱逐渐蔓延至全身,背部皮肤甚至已经溃烂,无法躺着睡觉,同时伴有口腔糜烂。始终无法根治的皮肤问题让叶碧华苦不堪言,在又一次病情复发后,医院皮肤科求助。
入院后,叶碧华进行了相关检查,皮肤科给予针对皮肤症状的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还出现了新发水疱。皮肤科主任雷霞结合叶碧华的检查结果,发现她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指数偏高,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雷霞怀疑叶碧华的皮肤病是由体内潜在肿瘤引起,开出了腹部和胸部的CT检查单,最终在胸部CT上找到了答案:叶碧华患有胸腺瘤,所患“天疱疮”考虑由肿瘤引起,即临床上罕见的“副肿瘤性天疱疮”。
肿瘤释放循环抗体导致水疱不断发现病因后,叶碧华转入胸外科,据胸外科主任谭群友介绍,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伴发肿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产生针对表皮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临床表现为在潜伏性或已确诊的肿瘤基础上出现疼痛性黏膜糜烂,继而发展为皮肤的的多形性皮疹。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重症皮肤病,病情可反复发作,死亡率很高,越早诊治,预后越好。”谭群友表示:“唯一彻底的根治方法就是进行手术切除潜在肿瘤。”
机器人手术彻底终结噩梦因为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特殊性,为提高术后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在术前需要给予5天丙种球蛋白治疗(术中和术后也需要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以中和血液循环中的抗体。谭群友说道:“庆幸的是,皮肤科做出了正确判断,已经进行了3天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只需要再进行2天治疗,就能马上进行手术。”
术前,胸外科团队经过周密详尽的讨论,制定了具体手术方案,决定采取目前最微创、最彻底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月11日,由谭群友主任操作手术机器人,精准地发出每一个指令,术中,发现叶碧华体内3*4*5cm大小的胸腺瘤,为防止抗体外溢进入血液循环,术中尽可能不挤压肿瘤,完全切除肿瘤,也将周围结缔组织一一清理干净,手术时长不到30分钟,几乎没有出血。术后,叶碧华再未出现新发水疱,原有水疱也逐渐开始结痂,精神状态和常人无异,病床上的叶碧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高兴地说道:“现在的感觉很好,折腾我两年多的噩梦终于结束了,医生说6至8周就能痊愈,也不会留疤。”
据了解,医院胸外科胸腔镜和机器人微创外科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年,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总量名列全国第二,谭群友教授机器人手术量名列全国第一,仅2多年时间,已完成机器人手术近例。不仅在数量上突飞猛进,技术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其术式涵盖胸外科所有适合机器人手术的病种和术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
文字:王奕璇
编辑:王奕璇
照片:胸外科
美编:巫雨玲
校对:王琼谷一
审核:罗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靖远middot中医院康复疼痛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