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布鲁氏菌病有什么症状,该怎么预防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布鲁氏杆菌会引起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接触性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血清凝集试验是布鲁氏菌病检疫的标准方法。

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临床症状不明显,常为隐性经过,一般为2周至半年不等。感染牛常在妊娠的第6~8个月流产。流产母畜腹痛不安、阴唇、阴道黏膜潮红肿胀,流出淡黄色黏液。牛发病严重者可发生子宫内膜炎。病牛可长期不育。流产胎儿多为死胎、弱胎,多数母牛流产后胎衣滞留。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患病公畜表现睾丸炎、附睾炎、有的还有后肢关节肿胀、滑液囊炎,跛行或卧地不起。在子宫绒毛膜间隙有污灰色或黄色胶样渗出物,绒毛上有坏死灶和坏死物;胎膜水肿肥厚,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纤维素和脓汁,间或有出血;胎儿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黏膜和浆膜有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有淡红色液体;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有时有坏死灶;肺有肺炎病灶。公畜的睾丸和附睾有炎症、坏死灶或化脓灶。新发病的牛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牛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不下、久配不孕的较多。牛应注意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地方性流产、化脓性放线菌病、弯杆菌病及毛滴虫病相区别。

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脾、淋巴结、肝、肾等器官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布病结节)。有的可见关节炎。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无治疗价值。一旦发现患病牛羊应进行隔离,牛肉用链霉素肌肉注射万~万IU/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中药疗法。可应用宣脾汤或三仁汤,15天为一个疗程。宣脾汤:防己、杏仁30g、滑石30g、连翘25g、山栀20g、半夏20g、薏苡仁25g、蚕沙、姜黄、海桐皮20g,为一头牛剂量,加水煎成ml,每日1次灌服。三仁汤:杏仁40g、滑石40g、通草20g、竹叶30g、半夏40g、厚朴20g、薏苡仁40g、加水,煎成SOOm1,每日1次灌服。

防治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

养牛场、养羊场实行自繁自养、人工授精。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新购入的牛羊隔离观察2个月以上,并进行两次检疫,确认均为阴性时,方可混群饲养。

定期检疫

对健康畜群每年应检疫1~2次,发现患畜应立即淘汰。疫区内的各种家畜均为被检对象,牛在8月龄以上检疫为宜。牛在8月龄以上,第1胎产后半个月至1个月内进行检疫;对三种布病疫苗(S2\M5\S19)中任1疫苗免疫接种过的牛,在接种后18个月进行。免疫地区:对新生牛、未免疫牛、免疫一年半或口服免疫一年以后的牛进行检疫。监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非免疫地区:检疫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所有的奶牛和种牛每年应进行两次血清学监测。

隔离、淘汰病畜及严格消毒

隔离采取集中圈养或固定草场放牧的方式。

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

对病牛污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消毒,病牛皮用3%~5%来苏儿浸泡24h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

预防免疫

农业部许可可以免疫的地区,使用布病疫苗S2株、M5株、S19株疫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规定。

可用羊种布鲁氏菌5号弱毒菌苗(M5菌苗),或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菌苗(S2菌苗),每年免疫1次,应用气雾、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均可。19号菌苗对牛两次注射(5~8月龄、10~20月龄各免疫一次)疫情发生时严格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处置。奶牛布氏杆菌病现在尚未允许治疗,感染牛的实验性治疗可用金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需坚持用药。

知识扩展

布鲁氏菌为细小的球杆菌,无芽胞,无鞭毛,多数无荚膜,革兰氏阴性。常用的染色方法为柯氏染色,本菌染成红色,其他细菌染成蓝色或绿色布鲁氏菌对自然因素抵抗力较强,在患病动物内脏、乳汁、被毛上能存活4个月。本菌对热抵抗力不强,60℃时30分钟即可杀死,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杀死。常用的消毒剂如3%来苏儿、2%氢氧化钠可在1小时内将其杀死;%5石灰乳需2小时、2%福尔马林需3小时将其灭活。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但本菌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本菌有很强的侵袭力,可从黏膜、皮肤侵人机体。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传染源,胎儿、胎衣、胎水、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及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为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黏膜、交配和吸血昆虫传播。各种动物都有感受性,羊、牛和猪最易感。成畜比幼畜易感、母畜比公畜易感,尤其是妊娠母畜最易感。人对羊、牛、猪、犬种布鲁氏菌都有感受性,但羊型布鲁氏菌致病力最强。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在产羔、产犊季节多发。在疫区内,大多数第一胎母牛流产后多不再发生流产。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新发病牛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牛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zlfa/1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