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以SLE发生的肝脏损害为多见,其发生率国内多数文献报道为2%~30%。据报道:SLE患者早期的肝脏至少存在两项异常损害及轻度活动性肝纤维化。SLE患者出现肝脏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SLE本身所致的肝脏损害并不多见,其发生率为6.1%;2、与SLE全身性血管炎病变有关,由于局部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破坏所致;3、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使用,导致自身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引发病毒和细菌感染以及脂肪肝、酒精等因素都可引起肝损害。所以,SLE患者的肝损害可能是多因素的,是渐进的,可贯穿整个病程,且与临床症状表现不平行。因此,在SLE的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SLE患者的隐匿性及渐进性肝损伤的可能。对于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的肝损害,首先应明确病因,才能合理的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对于合并肝损害的重症SLE患者,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问题上,应该权衡风险,效果比例,降低病死率,提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

SLE患者病程中会有多系统、器官、组织损害。SLE肝损害国外报道发生率25%~50%,国内报道为6.1%~28.7%,差异较大。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重视。针对引起红斑狼疮患者肝损害的原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不正确、不科学的治疗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给以后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目前,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性肝炎的主要药物。

针对药物引起的肝炎,若能早期识别,停药后病变常可逆转。为此,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应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并避免再度给予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同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给予解毒剂。在每个红斑狼疮的病人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疾病活动性及治疗反应,尤其要注意各种毒副反应,定期测定血象、尿液、肝功能等有关检查。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很常见,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亦不相同,临床上应注意鉴别并及时处理。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zlfa/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