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ldquo良机窗
早期SSc的主要临床特点是雷诺现象(RP)、阳性自身抗体(抗核、抗着丝点、抗拓扑异构酶I或抗核仁抗体)、SSc的毛细血管图型。疾病体征仅手指肿或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在此期,医师面临两种挑战:(1)确定患者有SSc或至少在硬皮病谱内,如“硬皮病前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确定如何处理这种患者——积极或对症。实际上,由于对早期SSc缺乏一致和有效的诊断标准及处理这类患者的足够临床验证资料,而难以决择。假性硬皮病——UCTD/MCTD都以RP为特征,但这并不说明它们都会演变为肯定的SSc。具有提示结缔组织病症状和体征,但不符合ACR对SSc分类标准的患者在临床上常见。RP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最初症状,可为原发性的且无持续进展,但它也可能是正在发展的某种疾病的前驱征象,最多见于SSc。而且,RP可先发于SSc的皮肤和内脏病变之前数年。基于此点,RP虽缺乏特异性,但在以往试用的标准中一直被作为诊断早期SSc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最近,一项加拿大的登记研究(n=)显示,确立SSc诊断的时间平均在RP发作后6.1年,在RP外症状发作后2.7年。欧洲抗风湿硬皮病验证和研究组(EUSTAR)资料库的资料显示,首发RP和首个非RP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间隔,平均在局限性SSc为4.8年,而在弥漫性SSc为1.9年。该时间间隔主要基于皮肤或内脏器官纤维化,这一时间段可作为SSc的“良机窗”,并应作为将来研究靶点。作者提议,“早期SSc”可定义为以下特征状态:RP、手指肿、疾病特异性自身抗体和毛细血管镜检测的特殊微血管改变,至少应具备以上2项或更多;并可进展到内脏损伤。在临床上,应有极早期SSc的诊断标准。顺应这一需要,EUSTAR提出的极早期SSc初步诊断标准如下:主要标准——RP、抗体(抗核、抗着丝点、抗拓扑异构酶I)、诊断性甲皱毛细血管镜图像;附加标准——钙质沉着、手指肿、指端溃疡、食管括约肌功能低下、毛细血管扩张、胸部高分辨CT毛玻璃状。符合3条主要标准,或2条主要加1条次要标准可诊断。这一特定标准可使SSc在不可逆的器官损伤之前进行治疗。对早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特殊时段进行积极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并避免关节残疾之举,足可借鉴。现在,还没有充分研究一种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方法治疗极早期SSc,这无疑对极早期诊断的价值是个挑战。无论如何,在过去25年间,随着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内皮素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类的应用,使SSc患者的生存期已有改善。总之,对“早期疾病”开始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可能预防或减少器官损伤。源自:施桂英教授文章《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良机窗”-极早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被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日常应该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