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纲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16226.html

主题一人体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神经组织: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

人体的整体性

细胞: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器官:由多细胞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系统:多个器官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人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

血液的组成: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

脑的组成:大脑、间脑、脑干、小脑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整合调控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递信息)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非条件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分泌唾液、排尿反射、吸吮反射等。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现类型

遗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人的体细胞染色体46条23对

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女性XX男性XY

染色体、基因、性状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

各种生物细胞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染色体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基因有何功能?

控制生物的性状

亲代基因→遗传→子代基因→表现→性状

2.为什么同一性状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基因在体细胞中两两成对存在,

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

耳垂分离

耳垂紧贴

基因

EE、Ee

ee

可遗传变异

是由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引起生物性状变异请举例说明:红绿色盲、白化病

主题二健康

健康的概念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青春期

形态发育:身高体重

功能发育:肌肉功能、心肺功能

性发育:性器官的形态、功能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

心理特征:情绪不稳定、好兴奋、易激动

常见病的危害及其预防

膳食不均衡引发的疾病

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癌症)

保证健康的⑤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常见传染病的特点、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型肝炎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结核病

病原体

乙肝病毒

HIV病毒

结核杆菌

传染源

肝炎病人

艾滋病人的血液、

肺结核病人的痰液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呼吸道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接种卡介苗,定期体格检查

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主题三生物的主要类群

花的结构

繁殖器官花的构造

果实的结构

子房→果实胚珠→种子

果实:果皮、种子

果皮: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植物的基本类群

主要类群

结构特征

生殖方式

藻类植物(衣藻、水绵)

没有根茎叶分化

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

有类似茎、叶,无维管组织

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卷柏、蕨)

有根茎叶,出现维管组织

孢子繁殖

种子植物(罗汉松、紫竹)

大多数是绿色开花植物

种子繁殖

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类群

原生动物(草履虫):单细胞

腔肠动物(海蜇):辐射对称,有消化腔无肠子有口无肛门,不能定向运动

扁形动物(血吸虫):左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蛔虫):左右/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蚯蚓):身体分节,有口有肛门

软体动物(乌贼):身体分部,多具有贝壳有口有肛门

节肢动物(蜘蛛):有分节的附肢,有外骨骼,[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3对足2对翅]

棘皮动物(海参):幼体:左右/两侧对称,成体:辐射对称,有内骨骼

解剖和观察蝗虫

蝗虫的外形:

1.外骨骼质地

2.头部:复眼、单眼、触角、口器

3.胸部:翅、足

4.腹部:气门

解剖和观察鲫鱼

解剖时,剪刀头应向上,避免误伤蝗虫/鲫鱼的内脏器官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基本特征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生活环境

水生

幼体适于水生

/

/

/

体表

大多覆盖鳞片

呈纺锥形

皮肤裸露

富有粘液腺

体表覆盖鳞片

或骨板

羽毛

呈纺锥形

前肢成翼

体表被毛

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呼吸器官

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

用肺呼吸

气囊辅助肺双重呼吸

运动器官

用鳍游泳

/

/

/

/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相对恒定

生殖方式

卵生/卵胎生

卵生

卵生/卵胎生

体内受精

产羊膜卵

产羊膜卵

胎生

乳汁哺育幼仔

代表

鲫鱼(卵生)

鲨鱼(卵胎生)

青蛙

蟾蜍

猩猩

备注

鱼肉是人类重要的动物蛋白质

能消灭害虫

中药蟾酥

扬子鳄:

一级保护动物

通过鸟类传播的传染病:禽流感

哺乳纲;偶蹄目;脊索动物门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霉菌和酵母菌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病毒噬菌体、肝炎病毒、艾滋病毒

结构

类型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其他结构

单细胞藻类植物

有叶绿素

原生动物

没有

有叶绿素

真菌

没有叶绿素

结构类型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营养方式

真菌

腐生或寄生

细菌(单细胞)

没有成形

腐生或寄生

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

寄生

物种的命名双名法:瑞典生物学家林耐首创

Homosapiens人类Homo为属名指人sapiens为形容词形容智慧的

物种的等级分类法界门纲目科属种

主题四生态系统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1.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阳光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3.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数量、生长和发育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普遍性鱼适应在水中生存、鸟适应在天空中飞翔

2.特殊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3.相对性爱“打扮”的雷鸟

1.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蚂蚁)

2.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海豹)

3.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两种生物的这种关系叫共生(海葵和寄居蟹)

4.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主有利,对宿主有害。这种现象叫寄生(菟丝子)

5.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灭(水稻和稗)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地球上的主要的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森林生态系统

(二)草原生态系统

(三)荒漠生态系统

(四)湿地生态系统

(五)淡水生态系统

(六)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因

阶段性:从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到成熟

相对性:生物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功能也是相对稳定的

动态性: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动态平衡

城市环境保护

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有毒化学品的伤害

不使人受到被污染的空气、水等的刺激和伤害

保持生态稳定和保护自然资源

近十年生命科学卷电子版分享:

获取方式: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zlyz/1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