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胸片常见解剖变异,千万别误诊为疾病哟
No.1
胸腺
胸腺位于胸腔纵隔上部,婴幼儿较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胸腺借结缔组织相连,上端在胸腔上口,下端在心包上部,前端被肺叶和胸膜包裹,后面紧贴心包。胸腺是一个大型的淋巴器官,具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
胸腺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器官,新生儿胸腺相对较大(正常新生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胸片均可见到胸腺影),1-3岁婴幼儿胸腺发育旺盛(正位胸片大多能见到),3-8岁胸腺发育缓慢(常规胸片中偶尔见到),胸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萎缩,10岁以后被结缔组织所代替。
X线表现:胸腺两叶大小不对称,X线上形态也表现不一致。可分为帆型、增宽型、三角形、肺炎型、肿块型、弧形、心影增大型等,不同类型的胸腺大小、密度、形状、分布以及边缘位置均不相同。
①帆型
外形似帆船状,内上缘与纵隔相连,自上而下逐渐增宽,止于肺门,底平直与心影缘垂直,边缘锐利光滑。有学者称为「帆船征」。
②增宽型
上纵隔影呈倒八字状增宽,外缘平直,下界与心血管影重叠。
③三角形
向两侧肺野突出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窄下宽,外缘平直,下缘与心影相交呈锐角。
④肺炎型
增大的胸腺向一侧肺野突出,遮盖大部分肺叶,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边缘大多清晰,背景示正常肺纹理。
⑤纵隔肿块型
形似球形或弧形,类似纵隔肿瘤,但对其邻近结构并不产生肿瘤效应,通过肿块影可以看到被掩盖重叠的血管影。
⑥波浪型
⑦心影增大型
增大的胸腺向两侧纵隔旁突出,也可向一侧突出,与心影重叠显示心影增大。
No.2
肺奇叶
肺奇叶:肺副叶的一种类型,是奇静脉位置异常引起的一种正常的变异,是肺解剖变异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生率约为0.5%,基本上都位于右肺,左肺极其少见。
奇静脉裂:异位的奇静脉与一起陷入上肺的胸膜胸膜形成的较深的裂隙,称为奇静脉裂,与纵隔之间的区域为奇叶。
X线表现:奇静脉裂在胸部正位片上呈弧形细线状影,自肺尖部向内、向下走行至肺门上方,终端呈倒置的逗号状,这是奇静脉断面的垂直投影,奇裂与脊柱之间的区域为奇叶。
No.3
动脉导管结(动脉导管隆凸)
动脉导管结(动脉导管隆凸):动脉导管结是新生儿适应宫外生存,动脉导管功能性闭合前的短暂生理现象。几天后缩小或消失,动脉导管闭合后形成导管韧带,可有钙化。
X线表现:于T3-4水平脊柱左侧密度增高结节影,透视下见搏动。
(图像引自KeatsTE,AndersonMW.正常X线变异图谱[M].肖慧,吕琦,涂小涅,等,译.7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No.3
右位主动脉弓
右位主动脉弓(rightaorticarch):正常人为左位主动脉弓,对食管产生前方与左侧压迹,右位主动脉弓与之相反并按降主动脉位置分成两型,降主动脉在脊柱右侧者为Ⅰ型,在左侧者为Ⅱ型。Ⅰ型多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而Ⅱ型者多无伴发异常。
X线表现:胸部正位片显示左上无正常主动脉结,而其位于右上。诊断右位降主动脉需要高千伏摄影,以观察降主动脉位置。
(图片引自:白人驹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No.2
镜面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mirrordextrocardia):指全脏器转位,犹如照镜子一样,全部脏器反转。
X线表现:心尖指向右侧,心脏2/3在右侧、1/3在左侧。水平叶间裂在左侧,主支气管左侧较正常短,胃泡位于右侧。
平片示心尖指向右,胃泡位于右侧。
CT示全脏器转位
No.6
婴幼儿与成人心胸比不同
2岁以下婴幼儿心胸比正常上限可达0.60,至2岁时心胸比率为0.50。且婴幼儿常仰卧位摄片,成人的标准不适用于婴幼儿。
出生26天新生儿
正常成年人
No.7
胸骨骨化中心
胸骨骨化中心易与误诊为占位或体外异物
(出生1天新生儿:患儿体位不正致胸骨骨化中心与肋骨重叠)
No.8
肺动脉段轻度突出
肺动脉大小差异较大,儿童或青年胸片所表现的肺动脉段轻度突出为常见征象,与肺动脉本身没有关系,胸片一般只表现为肺动脉段轻度膨隆,肺血正常且不伴有心脏异常。
4岁女童5岁男童作者
邓之亚
内容策划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图虫创意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
medical_radiology
.- 上一篇文章: 震惊人类许多特有的疾病,都是因为人体不能
- 下一篇文章: 保胎与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