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检测抗核抗体谱检测
ANA是指针对整个真核细胞所有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即ANA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实质包括很多种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但要确定患者血清中含何种抗体,需要通过己知抗原检测相应的抗体,这种采用已知真核细胞抗原检测到的所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集合称为ANA谱。传统采用已知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s,ENA)来检测针对该类抗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即利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从细胞核中提取的一组酸性核糖核蛋白,包括许多小分子RNA与各自对应的特定蛋白质,但不包括组蛋白和DNA可提取性核抗原通过SDS-聚丙烯酷胶凝胶电泳(SDS-PAGE),按分子量大小分离成区带,之后采用传统westemblot法检测相应的抗体称为ENA抗体谱,这种方法检测所需的抗原为粗抗原,方法简单,试剂成本较低;但由于SDS-PAGE转印到膜条的抗原可多达数百种,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同的电泳迁移率,因此同一区带可能为多种蛋白成分,或区带距离很近,易造成误判。随着基因重组和蛋白纯化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细胞抗原成分(包括ENA)均可经重组获得,即可通过纯化抗原的免疫条带法检测真核细胞(如:HEp-2细胞)所有抗原的抗体,因此,ENA抗体谱概念将不再使用,众多学者越来越认同ANA谱的概念,其检测范围远超过ENA抗体谱。1.免疫条带法】将多种纯化的核抗原(如:UIRNP、Sm、SSA、SSB,Scl-70、Jo-l、核糖体P蛋白、组蛋白和核小体等)平行包被到膜条上作为固相抗原,标本中的ANA特异性抗体(ANA谱)与膜上的纯化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洗涤去除非特异结合物,之后加入酶标记抗人IgG抗体,已与条带抗原结合的抗体将与酶标二抗特异性结合,洗去未结合酶标二抗,再加人底物,酶催化底物生成不溶性显色产物使条带显色。根据膜条上抗原的种类和颜色深浅,即可判断不同ANA谱的结果。ANA谱膜条、标本稀释液、洗涤液、酶标记抗人IgG抗体、酶底物溶液、终止液、阳性和阴性质控品(若有cut-off值血清可更好地控制灰区检测结果)等。抗原条带无色为阴性,隐约可见为可疑,明显着色为阳性,可根据显色深浅估计阳性程度。2.ELISA法ANA谱是针对真核细胞多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原理类似免疫条带法,即将每一种纯化的抗原包被ELISA微孔板。以检测抗Smith抗体(简称抗Sm抗体)举例:将纯化的Sm抗原包被于ELISA微孔板上,待测标本中的抗Sm抗体与固相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又称二抗或抗抗体,通常为抗IgG抗体),该抗体与己和固相抗原反应的抗体再特异性结合,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标二抗,加人底物,酶催化生成显色产物,显色深浅与标本中抗Sm抗体的浓度成正比。同样,ELISA微孔板包被不同的ANA谱相关抗原,即可检测不同种类的ANA谱。:包被不同真核细胞多种抗原的微孔板、酶标记的二抗、酶底物溶液、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标本稀释液和浓缩洗涤液等。(1)定性检测:显色程度低于cut-off值为阴性,若高于cut-off值则为阳性,(2)定量检测:酶标仪检测标准反应孔的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查得待测标本抗Sm抗体(或其他ANA谱)的浓度。ANA谱种类较多,有些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有些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现将临床常规检测的7种抗体:1.抗Sm抗体抗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SLE患者中,是SLE的标志性抗体。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将抗Sm抗体作为SLE的诊断标准之一。但由于其敏感度较低(SLE阳性检出率为20%-40%),故抗Sm抗体阴性时不能排除SLE诊断。2.抗UIRNP抗体又称抗nRNP抗体。该抗体是诊断温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又称夏普综合征)的必要条件。MCTD是合并有RA、SLE、系统性硬化症及多肌炎的多种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学者对MCTD是杏为一个独立的疾病仍存在争议。抗UIRNP抗体并不是MCTD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也可检出该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25%-30%,皮肌炎为10%-20%,RA为5%-10%。此外,由于Sm和UI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UIRNP抗体阳性。3.抗SSA抗体又称抗Ro抗体。SS为干燥综合征的缩写,A为抗原序列号,抗SSA抗体的靶抗原包括60kD和52kD两种蛋白质,目前认为抗SSA抗体阳性主要指含有抗天然SSA(60kD蛋白)抗体,55kD蛋白是否是SSA复合物的成分尚存在争议。现已发现抗SSA抗体(仅包括抗Ro-60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grensyndrome,SS)患者阳性率高达60%-70%毛,因此欧洲SS诊断标准研究组织将抗SSA抗体纳人囚的诊断标准。但该抗体特异性较差,在SLE阳性率为40%~50%,在RA、PSS、多皮肌炎或原发性胆汁性硬化及少部分正常人也可检出抗SSA抗体。另外,抗Ro-52抗体可能与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关,并可在SS、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新生儿红斑狼疮、PBC、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及正常人中检出,故有学者认为单独抗Ro-52抗体阳性临床价值有限。4.抗SSB抗体又称抗La抗体。该抗体诊断SS较为特异,欧洲SS诊断标准研究组织将抗SSB抗体纳入SS诊断标准。但由于抗SSB抗体通常与抗SSA抗体(抗Ro-60抗体)同时出现,只有当抗SSA抗体阳性时,检测抗SSB抗体才有意义;如果抗SSA为阴性,而抗SSB为阳性,检测结果通常不可靠。5.抗Jo-1抗体靶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表位在55kD多肽上,该抗体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阳性率可达40%;单纯皮肌炎患者的阳性率约10%,在正常人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常为阴性。另有研究结果显示,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常合并肺间质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出现多关节炎。因此,抗Jo-1抗体被认为是肺病相关肌炎的标志性抗体。6.抗Scl-70抗体Scl-70中的Scl是Sclerosis的缩写,70代表抗原分子量为70kD,它是DNA拓扑异构酶I的降解产物。该抗体主要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有关,很少出现于局限型硬化症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的硬化症患者通常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皮肤和内脏器官损伤严重。由于疾病早期即可检测出该抗体,故可用于PSS的早期诊断,并且提示预后不良。7.抗Rib-P抗体即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又称抗战NP抗体。靶抗原核糖体P蛋白在核仁合成,然后转入胞质。抗原表位在大亚基的38kD、16.5kD和15kD的多肤上。抗Rib.P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抗Rib-P抗体阳性提示与狼疮性脑病有关,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所载的文/图等稿件部分转载/复制于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个人观点。保留转载文章的出处及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人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会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删除措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药师说药儿童发热的用药,您需要了解这
- 下一篇文章: 警惕儿童病理性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