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分类标准ldquo改rdqu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们尝试过很多血管炎的综合分类方案,但没有一个方案堪称“完美”。目前临床上主流应用的是CHCC分类标准,依据的是主要受累动脉的管腔大小。虽然是按照管腔大小来分类的,但并不意味着某种血管炎只会累及一种大小的血管(即存在累及不同大小血管的血管炎),且还有很多明确的血管炎(如白塞病)并未被CHCC分类标准收入,因此年新版CHCC分类标准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一新版的分类标准,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01

CHCC分类标准

1、大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TA)和巨细胞动脉炎(GCA)。主要累及主动脉和其主要分支,是在所有类型的血管炎中唯一具有1A级循证医学证据的类型,二者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征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好发年龄。TA发病年龄通常为30岁之前,GCA发病年龄通常在50岁之后。

2、中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和川崎病。主要内脏动脉及其分支的中动脉最常受累,任何大小的动脉都可能受到影响,炎性动脉瘤和狭窄很常见。与大血管炎相比,中血管炎的炎症反应要更为剧烈,病程更短,更易引起组织坏死。

3、小血管炎:分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

①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

AAV是一类坏死性血管炎,无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

依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将AAV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依据ANCA的类型可将AAV分为:MPO-ANCA相关性AAV、PR3-ANCA相关性AAV、ANCA阴性AAV。

有学者提出,在治疗反应、复发倾向和结局方面,PR3-ANCA和MPO-ANCA的分类比“MPA”和“GPA”这种分类更有意义。

②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

中至重度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血管壁沉积的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通常存在肾小球肾炎。相比于AAV,在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中,中型动脉受累的情况要少见得多。

4、变异性血管炎(VVV)和单器官血管炎(SOV):二者都是CHCC分类标准的新增内容,使标准更为完善、合理。VVV纳入了白塞病和科根综合征(CS)。SOV指血管炎病变局限在某一器官或系统,必须除外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该器官/系统所致(例如,MPA仅累及肾脏、GPA/EGPA仅累及呼吸道,都不能归为SOV,而且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SOV也可发展为系统性血管炎。

5、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的血管炎、与可能的病因相关的血管炎:属于继发性血管炎,相关的因素包括结缔组织病、肿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某些药物等。二者的区别在于血管炎与其原发病/原发因素的关系是否明确。

02

新标准的重要变化

1、分类更为完整、合理,增加了变异性血管炎、单器官性血管炎、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的血管炎及与可能的病因相关的血管炎四大类。

2、将某些以人名命名的疾病(Wegener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Henoch-Sch?nlein紫癜)更名为反映疾病病因、特点、本质的病理生理学描述(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IgA性血管炎),而Takayasu动脉炎、川崎病、白塞病仍维持原有人名命名。

3、将小血管炎细分为ANCA相关性和免疫复合物性两大类,对ANCA的认识明显更为深入。

03

新标准的不足之处

1、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的血管炎和与可能病因相关的血管炎,二者的界限较为模糊;单器官血管炎与仅累及单一器官的系统性血管炎,也未提出明确的鉴别方法,临床上难以操作。

2、尚有一些血管炎仍未列入分类标准中,如累及眼、耳、鼻、咽喉的非肉芽肿性小血管炎,无法归入上述任一分类中。

疾病的分类,目的是将同质性高的聚集在一起,利于临床诊治以及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分类标准应该科学、全面、适用于临床工作需要,因此,CHCC标准取代CHCC标准是必然趋势,将来随着人们对血管炎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也期待着该标准的逐渐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WattsRA,RobsonJ.Introduction,epidemiologyandclassificationofvasculitis.BaillièresBestPracticeandResearchinClinicalRheumatology,,32(1).

[2]JennetteJ,FalkR,BaconP,etal.RevisedInternationalChapelHillConsensusConferenceNomenclatureofVasculitides.ArthritisRheumatology,,20(1).

[3]JennetteJC.OverviewoftherevisedInternationalChapelHillConsensusConferencenomenclatureofvasculitides.ClinicalExperimentalNephrology,,17(5):-.

[4]KussmaulA.Ubereinebischernichtbeschriebeneeigenthumlichearterienerkrankrung(periarteritisnodosa),diemitMorbusBrightiiundrapidfortschreitenderallgemeinerMuskellahmungeinhergeht.Dtsch.arch.klin.med,1:–,.

[5]LiJ,SunF,ChenZ,etal.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ChineseTakayasusarteritispatients:aretrospectivestudyofpatientsover24years.ArthritisResearchTherapy,,19(1).

[6]ChenM,KallenbergCGM.ANCA-associatedvasculitides-advancesinpathogenesisandtreatment.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6(11):-.

作者:西瓜翠衣

审阅: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赵久良

编辑:金丝荷叶

质控:如日中天,粉条儿菜

小八的作者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zlyz/1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