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简述灵芝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
行业泰斗、国内外灵芝研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林志彬教授著作的《灵芝的药理与临床》一书中,第二章、灵芝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如下,供读者参考。
——在此向主编林志斌教授杨宝学教授及相关编者人员致敬!
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中医“扶正固本”治则的生物学机制之一。灵芝及其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不同程度地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而对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产生影响(图2-1)。灵芝抗肿瘤、抗放射和化疗损伤、保肝、平喘、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都与其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1],但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又与经典的免疫增强药不完全相同。
灵芝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
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药理实验证明,灵芝不同部位的提取物、灵芝浸膏、灵芝多糖(肽)类、灵芝三萜类等均能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2/4、甘露糖受体、Dectin-1等模式识别受体、CR3多糖受体等,经由NF-KB、P13K/Akt和p38-MAPK等信号通路,激活靶细胞[2-4],包括促进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增强巨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图2-2)。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C-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K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EKK1,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1;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MEK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Er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NFkB,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k轻链增强;Pl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1,3-磷脂酰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1;Akt,蛋白激酶B;syk,脾酪氨酸激酶
二、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灵芝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如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增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细胞因子IL-1、IL-2以及IFN-γ等的生成,从而进一步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的能力。
三、促进免疫细胞因子的产生
免疫细胞因子是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的效应分子和调节分子,由机体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灵芝通过影响多种免疫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免疫功能,进一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四、调节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黏膜组织,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体系。肠黏膜免疫系统由肠上皮细胞、固有层散在的T/B细胞和DC等以及黏膜正常栖息的“共生菌群”组成。肠黏膜上皮既可发挥固有免疫效应,又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肠道炎症或调节局部T细胞增殖活化和B细胞分泌Ig,直接或间接调控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灵芝对肠黏膜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图2-4)。
五、抗过敏
有研究表明,灵芝还可以下调过度的免疫功能。灵芝所含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有抗过敏作用,如抑制皮肤过敏反应、稳定肥大细胞及抑制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降低血中特异性IgE水平和Th2细胞型过敏反应[49-50]。
六、抑制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理反应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类难治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硬皮病(dermatosclerosis.DS)等。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大量产生的自身抗体与体内自身抗原结合引起细胞破坏,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引起多系统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
七、改善免疫功能障碍
吗啡和海洛因成瘾患者常并发免疫功能障碍,因此改善此类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是戒毒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体外实验已经证实灵芝多糖肽(GPP)能拮抗高浓度吗啡诱导的免疫抑制[57]。
灵芝在免疫功能异常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了灵芝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它可以恢复由于衰老、应激、长期高强度运动训练和药物治疗(包括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也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但早期的临床研究主要是观察性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也陆续进行了一些系统的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严谨科学的临床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价灵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为设计最优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类风湿关节炎
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预试验研究对6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药、化疗药、甾体类抗炎药等)基础上加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或灵芝(4g)和三妙散(苍术、黄柏、牛膝各2.4g)复方胶囊口服6粒/天辅助治疗24周。辅助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辅助治疗组疼痛减轻,依照病情改善的ACR20评分缓解率(20%的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的缓解率)(15.6%)较安慰剂对照组(9.1%)略升高,不良反应报告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8+NK/B淋巴细胞绝对数和比值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血浆细胞因子IL-1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有降低趋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干扰素诱导单核细胞因子和RANTES的变化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体外实验中辅助治疗组LPS或PHA诱导的IL-18生成显著减少。灵芝和三妙散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8的水平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发挥有益的调节作用。此外,灵芝和三妙散复方胶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63]。
二、硬皮病
对52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局限性硬皮病的患者运用薄芝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后进行病例回顾分析:患者包括4例男性和48例女性,年龄为7~54岁,病程平均为(36.8?7.5)个月。根据病变范围大小,每次予病痛局部反应点注射薄芝(G.tsugae)注射液(2ml:含薄芝粉0.5g)2~4ml,每周1~2次:多部位病变时则每次选取2个部位注射,多部位交叉注射,用药总量每次不超过8ml;连续用药12周为一疗程。结果经1~3个疗程后,26.9%的患者为近期治愈,硬化、萎缩的皮肤和病变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功能障碍者亦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脱落的毛发重新生长;其他患者的皮肤硬化、萎缩、色素沉着、功能障碍等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病理活检结果可见,增厚的表皮变薄,角化减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消失,胶原纤维变细疏松化,胶原形成细胞减少。故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免疫性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增生和营养肌肉神经有关[64]。
另一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85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病程处于硬化期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积雪苷片口服,丹参静脉滴注,活血健肤颗粒、肤康胶囊、青霉胺片口服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2ml:5mg(多糖):1mg(多肽)]静脉滴注,每次2支,一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休息7~10日后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皮肤硬度积分、关节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薄芝治疗组患者的积分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免疫球蛋白水平、补体水平、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薄芝治疗组患者的血沉、补体水平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治疗前后积分差显著高于对照组。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增强作用[65]。
三、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的皮肤小血管炎。联合应用薄芝(G.tsugae)注射液等治疗38例结节性血管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38例患者均依据临床表现和病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均有典型的皮疹和结节,多散发于下肢,部分患者皮疹和结节处有轻度灼痛和瘙痒感。部分患者可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IgG升高和免疫复合物阳性。患者每日予以薄芝注射液(每1ml相当于薄芝粉0.25g)
4ml肌内注射,连续4周后,改为隔日1次,再连续4周。经8周治疗后有36例皮疹和结节完全消退,局部疼痛和瘙痒等其他症状也消失,皮疹结节消退后的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治疗前有24例服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全部停用者22例,2例减量比例均在1/2以上。治疗后所有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复合物和C反应蛋白均转为阴性。疗效评定为痊愈31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后,其中复发者5例,均为治疗前服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66]。
四、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不仅能有效抑制HIV复制,也能促进机体的免疫重建。但是在临床上仍有约20%患者表现为免疫重建不良。一项回顾性研究观察了92例经HAART治疗2年以上的患者,药物治疗同时服用灵芝细粉每次3g,每天1次,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共4个治疗周期。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各周期CD4+T淋巴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4个治疗周期后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数在2、3、4周期后无显著变化,故而Th/Ts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作用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周期的治疗有效率、稳定率,以及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灵芝可促进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增长,升高Th/Ts比值,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免疫重建不良有一定的治疗前景[67]。
五、吉兰-巴雷综合征
古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病周不明的外周神经的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可能与感染后异常的免疫功能引起的损伤有关。研究者选取了48例新发轻型急性GBS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基础上分别辅助给予灵芝孢子粉提取灵孢多糖4.5mg一次性肌内注射,治疗2周后灵孢多糖辅助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提高和疗效指数优于无辅助治疗组,且降低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和升高血清抑炎性细胞因子IL-4水平的作用亦优于无辅助治疗组。说明灵孢多糖可能通过调节GBS患者异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与丙种球蛋白协同发挥治疗效应[68]。
六、体育运动应激
一项研究观察了以黄芪和灵芝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扶正益气中药对16名运动员高强度力竭运动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连续服药30天后,药物干预组运动负荷后24h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因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69]。另一项研究则对比了40名男性足球运动员在接受28天高住低训(每晚入住O2浓度15.4%的低氧房,相当于海拔米,10小时;白天在相对低海拔条件下进行规定的体育训练)同时口服灵芝胶囊(10、20粒/天)6周后的免疫功能。服药组血尿生化分析均未见异常,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故灵芝能缓解在高住低训中由于运动和缺氧双重刺激引起的CD4+/CD8+比率降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70]。最近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60名自行车运动员接受备赛培训时,连续服用灵芝多糖口服液90天(每次10ml,一日2次,每周连续服6天后停用1天)。90天运动训练完成后所有运动员体重无显著变化,服药组体脂率较训练前和安慰剂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肌肉水平则显著提升;类似地,服药组血红蛋白水平较训练前和安慰剂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血乳酸含量降低;E-玫瑰花环实验中,所有运动员训练后Et-总花环和Ea-活性花环形成均显著减少,但服药组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血浆IgG、IgM、IgA水平未见降低。因此,灵芝多糖能够使运动员体重保持的同时减少体脂,提升肌肉密度;强化心肺功能,增强高强度运动的适应性以及保持机体免疫力[71]。
七、其他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给予3~5岁无症状儿童每日口服富含灵芝提取β-葡聚糖(mg)的酸奶共12周。第84天后检测干预组儿童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D3+、CD4+和CD8+T细胞)绝对数和百分率较安慰剂组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和血清IgA水平无显著差异,并且干预组血细胞计数、血肌酐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灵芝提取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有益于预防健康儿童免于感染[72]。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或删除。
『植根龙江沃土,耕耘健康中国』
『打造良心品质,共享美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 上一篇文章: 名医推荐NO3毛云英西安城北医
- 下一篇文章: 年儿科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