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行走的肿瘤,癌细胞为什么会转移扩散到

  当被诊断为癌症,他们经常会问医生:情况怎么样了,转移了吗?道理已经被很多人知道,癌症不可怕,转移才可怕。肿瘤细胞是否会转移,一直是区分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预测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有资料显示,90%的癌症患者死亡都是由于癌细胞转移所导致的。我们常说的五年生存率,影响的最关键因素是癌细胞转移器官部位和侵犯深度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有“特点”的癌细胞

  癌症,实际上是一种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对应,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本都是由人体的正常细胞发展而来。因为一些原因,人体的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并不断复制、粘贴繁殖出相同的细胞,就形成了肿瘤。   相比良性肿瘤,像癌细胞这样的恶性肿瘤细胞自出生就注定有更外向的性格,这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癌细胞虽然来自人体细胞,却跟原有组织的样子差别巨大。癌细胞生长速度比较快,而且因为周围没有包膜,会与原组织黏在一起,分界不清。因此,癌细胞可以侵入原发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出血或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此外,癌细胞还会随人体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至别处组织,四处征战,所以癌细胞往往难以被彻底消灭,往往术后还会再复发。

癌症是如何转移的?

  癌细胞通常首先发生在上皮层内,在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底膜。一旦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就可能发生转移,在别处继续生长,甚至发展成跟原发部位相同类型的继发性肿瘤。癌细胞的转移主要有以下4种途径:

01

直接侵犯

  癌细胞的生长脱离了机体的控制,它的增殖速度相当快,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癌细胞可以穿过间质细胞,在体腔微环境中扩散,直接侵犯临近的组织或器官。

02

血行转移

  当癌细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脱落,穿过周围血管的管壁,浸入血管,这个过程被称为内渗。癌细胞进入血液后,可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体各处,再通过外渗扎根某些组织或器官。

03

淋巴转移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按道理来说,是可以消灭癌细胞的。但癌细胞可以通过不断突变来逃脱免疫系统的追踪,甚至让淋巴系统变成自己的“帮凶”。

04

种植转移

  癌细胞不断发展,突破浆膜层并脱落后,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穿过腹膜、胸膜、心包膜或蛛网膜下腔的表层,到达体腔中,种植在其他组织或脏器表面。

哪些症状,说明癌细胞已转移、扩散

  由于人体各脏器都具有较强的代偿及自我修复能力,所以癌症转移扩散不一定会导致明显症状。但如果转移较为严重,造成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就可能有明显异常症状。

体表无痛性包块

  当体表出现无痛性包块时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浅表淋巴结转移的表现,最常见的部位是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其次是腋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平时自己多注意是否有短期内新出现的包块。

体重下降

  很多病人并没有明显的其他症状,仅仅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这是因为体内肿瘤细胞增多,消耗了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如果在进食量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体重下降,医院复查。

疼痛

  根据复发转移的部位,出现不同部位的疼痛,比如胸腰椎骨转移的病人出现腰背部疼痛,肝脏转移的病人肿瘤牵拉肝脏包膜可出现右上腹部隐痛,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出现腰痛和腹部疼痛。

头晕、头痛或者肢体活动受影响

  部分脑转移的病人,当出现脑水肿时会出现头痛,头晕或者看东西模糊。如果病灶长在支配肢体活动的区域会出现渐进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

食欲下降

  当肿瘤扩散时,部分病人表现为食欲下降,吃什么都不香。据研究发现,33%~75%癌症患者有厌食表现,在癌性进展期患者中,厌食发病率80%。

与原发病灶有关的一些症状

  肿瘤患者发现原肿瘤病灶周围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或者发现另一侧对应器官出现质地较硬的肿块时,就要考虑是否出现肿瘤细胞扩散了。   医院肿瘤科特聘专家冯利主任提醒,虽然说肿瘤有时会在体内静悄悄的转移,但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只要平时多自身观察和体会,总能找到一些“把柄”,这时候早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

预约专家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zlyz/1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