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成教授指出
研究人员采用培养扩增、琼脂糖凝电泳、eb染色、巢式pcr法等技术手段,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b19-dna和b19衣壳蛋白抗体igm(b19-vp2-igm)及b19其它主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病例组儿童b19-dna阳性34例,占36%(34/95);对照组儿童b19阳性2例,占4%(2/5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b19-vp2-igm检测中,病例组受检50例,阳性率为22%(11/50),而对照组50例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我国结缔组织病患者有较高的b19感染率;人细小病毒b19与小儿结缔组织病发生密切相关
张国成教授指出,对b19病毒感染所致的结缔组织疾病要对症处理,可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抗代谢结缔组织病饮食药物及烷化剂等治疗,忌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因为免疫抑制剂会延长病毒作用时间,导致持续性b19病毒感染对此,临床要特别注意
ctd是一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川崎病、结节性动脉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因结缔组织均具有黏液样水肿和类纤维蛋白变性这两种基本病变,故总称其为结缔组织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增加趋势,不仅在成年人中常有发生,而且在一些幼儿中也常有发生资料显示:红斑狼疮可累及60%的肺部胸膜炎患者;硬皮病可累及70%的肺纤维化患者此外,还有一种在1972年才被提出的、目前国际上对其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的混合结缔组织病,可累及70%的患者、15%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5%的肾脏病患者,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最小者仅为4岁
为探讨结缔组织病在小儿中发病的原因及机制,曹玉红将西京确诊的95例ctd患者(平均年龄5.3岁,病程3天~2个月)设为病例组,将50例健康查体儿童设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生活地区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儿科曹玉红博士等在其最近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发现:结缔组织病(ctd)的发生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密切相关,而且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示结缔组织病将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
据该院指导本项研究的张国成教授介绍,b19病毒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细小病毒b19病毒感染细胞主要为红系幼稚细胞,它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关节炎、系统结缔组织病早期症状性红斑狼疮及川崎病等,其发病机制与b19细胞受体(血型p抗原)有关受该病毒感染后,患者均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全血细胞减少及自身抗体阳性等临床症状因此,它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皮肤病治疗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 上一篇文章: 肺动脉高压是多种结缔组织病的并发症
- 下一篇文章: 问诊拍X光片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