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例OCT指导下SMAD2突变导致自
本期提要
OCT+SCAD、Loeys-Diet综合征(LDS)
随着腔内影像学的发展,以往临床上容易漏诊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以往,SCAD多采取保守策略,因为SCAD的介入治疗往往更具有挑战性,操作不当反而使心梗复发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升高。OCT的出现为SCAD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有利帮助。
本期,OCT青年医师俱乐部为大家带来一例OCT指导下的SCAD的介入治疗,同时也希望借此病例警示大家:临床上一些细节绝不可忽略。
本期病例
男性,52岁
因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入院
入院查体:臂长增加,上下半身比例不协调,眼距增宽、不对称,悬雍垂宽,脊柱轻度侧弯
急诊冠脉造影
造影示LAD中段中度狭窄(红色箭头处)
4天后,患者突发室颤
心肺复苏后,造影上看LAD的中段似乎“塌陷”了。
事实如何,让我们借助OCT来看一下管腔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OCT下可以看到一个由LM贯穿至LAD远端的大假腔形成(*号示导丝伪影)
在OCT的指导下,LAD-LM串联植入3枚支架,覆盖假腔
OCT和造影下可见LAD塌陷的管腔复张
思考:
回顾患者的不正常“身姿”,患者是否存在一些先天性的异常呢?
回顾其它辅助检查
MRA检查未见肌纤维发育不良、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但却看到了髂动脉和Willis环扭曲。
这些现象都提示着一种遗传性疾病——Loeys-Diet综合征。
知识拓展
Loeys-Diet综合征(LD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TGFBR1、TGFBR2、SMAD3及TGFB2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原因。最近,基因遗传分析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基因突变:SMAD2的MH2区域发生错义突变,c.AC(p.[AsnThr])。
LDS的心血管、骨骼系统病变与马凡综合征(MFS)类似,既往几乎都被误诊为“马凡综合征”。然而,LDS患者动脉瘤增长速度、主动脉破裂的危险性均远超MFS,因此误诊可能贻误治疗,临床上需要予以高度注意。
LDS的临床表现与MFS相似,主要表现为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下半身比上半身长,长头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肌肉不发达,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患者可有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等骨骼肌肉系统表现;眼部症状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等;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全身动脉多发瘤样扩张。“主动脉瘤-悬雍垂裂-眼距增宽”三联征为其典型表现。
总结
该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潜在原因是2型自发性冠脉夹层。冠脉夹层与肌纤维发育不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对于结缔组织发育不良的这类患者,入院之后更要予以仔细地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警惕有无马凡综合征、Ehler-Danlos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对于高度可疑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文献原文继续深入学习。
征稿启事
我们竭诚欢迎大家将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OCT病例向OCT青年医师俱乐部投稿,病例一经采用将定期讨论与发布.
投稿邮箱:octclubcn
.- 上一篇文章: 痛风降尿酸药吃多久才能关节疼痛不复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