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不适警惕这七种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是指以结缔组织黏液水肿、纤维蛋白变性及坏死性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一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氏病等。其常常表现为全身结缔组织受累,其中消化系统症状首发较为常见。

1

类风湿关节炎(RA)

  目前认为是与遗传、性激素、感染等因素相关的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病。

  消化系统改变:颞颌关节炎(咀嚼障碍、疼痛、肿胀)、食管运动障碍(中下段蠕动减弱、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缺血性胆囊炎、缺血性阑尾炎、肠道溃疡、全结肠炎、肠梗塞及药物相关性胃肠不适。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前认为其发生系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进而自身抗体造成多系统、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消化系统改变:胃灼热、吞咽困难(目前认为可能与食管肌层、纵隔结缔组织受累相关)常见(50%以上),恶心、食欲下降、呕吐(50%),腹痛(20%),腹泻(5%—25%),腹膜炎、肠系膜血管炎、胰腺炎相对少见。

3

3、干燥综合征(SS)

  是以累及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

  消化系统改变:口干、吞噬困难(75%)、食管运动异常(36%)、萎缩性胃炎(钡餐或可有胃癌征象)、肝大(8%—23%,可有肝酶异常、肝脏淋巴细胞浸润),胰腺分泌功能下降(可有血浆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升高)。

4

硬皮病(scleroderma)

  其临床特征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或纤维化,并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器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消化系统改变:食管功能障碍(吞咽固体食物)、食管粘膜变薄、溃疡、纤维化(可有Barrett化生)、食量下降、进食后胸骨后灼痛并饱胀反胃、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小肠区域胀痛、痉挛痛及周期性腹泻,吸收不良、严重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小肠运动减弱(早期神经源性,晚期肌源性损害并纤维化)、菌群紊乱、脂肪吸收障碍。肠扩张、迟缓、假性肠梗阻,积气性肠炎(偶破溃可造成气腹);腹泻便秘交替(平滑肌功能障碍致结肠蠕动减弱、直肠肛门运动障碍)。

5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

  是一组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

  消化系统改变:上段食管运动紊乱(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气管分泌物排出困难,胃排空障碍、小肠运动不协调、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慢性气腹、肠道积气、假憩室。食管穿孔、十二指肠憩室少见。

6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为具有SLE、SSc、PM/DM、RA等疾病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属于一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

  消化系统改变:吞咽困难、胃灼热感、食管远端蠕动减弱(80%)、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消化不良、胃排空障碍(6%)、胃内粪石(2%)、假性肠梗阻、肠道血管炎。

7

其他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过敏性紫癜、Ehlers-Danlos综合征等均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且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往期精彩回顾

治疗硬皮病,医生常用这三类药物

现行硬皮病分类标准有缺陷

联合检测有助诊断硬皮病

这位杭州萧山硬皮病病人坚持一项“运动”,双手关节活动自如

长按识别图中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yfbj/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