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肉里长了骨头OMG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廖先生今年45岁,8个月前因出现右侧髋部酸痛,久行时症状加重被诊断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随后于我院行保髋术治疗。

半年前突然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就来到我院门诊拍了X光,结果显示为:坏死保髋术后右侧股骨头改变,周围新发骨化性肌炎可能。

最近,由于病情逐渐加重,来到我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从患者的X线、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可以看到右侧髋关节前外侧有一不规则的,密度不均的骨化灶。

由于患者的右侧髋关节活动度已经严重受限,故选择行右髋部异位骨化病灶切除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廖先生做了手术没多久再次出现了髋部的疾患,而且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是手术做得不够好吗?

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这次给廖先生造成困扰的疾病是什么磨人的妖精~

什么是异位骨化?

A:异位骨化是指在关节周围的肌肉或结缔组织(原本没有骨组织的位置)所形成的成熟板层骨,与正常骨组织不同,属于一种病理组织。

该病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为8%-90%,许多骨骼损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

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少数严重的异位骨化可以造成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造成关节强直,最终使关节丧失活动功能。

p.s:正是这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给廖先生带来了痛苦。

为什么会发生异位骨化?

A:目前认为导致异位骨化的因素主要为:①创伤(主要为肌肉骨骼的创伤和脑、脊髓等神经性损伤);②手术(尤其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比如说骨折后,周围组织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得益于人体强大的修复机制,可以对这种损伤迅速作出反应,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

然而,这样一种热情似火的修复机制却好心做了坏事,由于形成了一个促进组织恢复的微环境,在原本不该有骨头的地方也长出了骨头。

随着病情发展,“这份畸形的爱”有可能会发展成影响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罪魁祸首。

出现异位骨化会有什么表现?

A:①有创伤史或是手术史,出现关节周围剧烈的、尖锐的疼痛;②静息状态下,局部皮温显著升高;③关节变得僵硬,周围组织按压感到硬化。

如何才能预防?

A:目前比较可行的预防异位骨化的方案为在围手术期(约为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或接受局部放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高危患者短期内口服塞来昔布或接受一定剂量的放疗可以达到预防异位骨化的作用。

但是干预措施的有效率也非绝对,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功能锻炼也是预防异位骨化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A: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其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故而得名。

该药具有解热、止痛、消炎、降温、抗风湿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对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该药对胃肠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需在饭后服用。服药期间多饮水,不宜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作为一种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手术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A:研究表明,异位骨化手术切除后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其复发率与手术切除的时间无太大关系。

目前认为,一旦异位骨化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时即应手术切除。

廖先生在术后不久就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不难看出,发病原因与当初所行髋关节病灶清除和植骨术有关。

研究表明,手术引起的异位骨化与手术入路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想单纯通过改变手术入路来防止异位骨化的发生是不足够的,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当下的痛苦,而不能单纯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影响了原发疾病的治疗。

因此,对于防止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除了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之外,听从医生建议适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是接受放射疗法也非常重要。

图文/陈鹏医师

推荐阅读

蓝字可以点击

漫画科普

方斌教授讲解股骨头坏死如何治疗亲爱的爱心人士,您的捐赠我们收到啦!!好消息

方斌主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haqd.com/yfbj/1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