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罕见病患者关爱组织,郑嫒人生硬战
新学期,又一群优秀的
本硕博和MBA同学加入管院
我们的[Hey!年青人]
将推出#新同学特辑
今天是联合国“国际慈善日”
也是第八个“中华慈善日”
来认识今年复旦MBA公益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创办硬皮病患者关爱组织的
郑嫒同学
本期主角:郑嫒
级复旦MBA公益奖学金获得者
成都女孩郑嫒7年前创办了国内首个硬皮病公益组织——紫贝壳公益。而她自己,也是硬皮病患者。
7年来,在她和志愿者团队的努力下,硬皮病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病友勇敢面对疾病,也推动了硬皮病研究和诊疗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郑嫒获得复旦MBA公益奖学金,成为一名管院新生。这段全新的求知之旅,将为她的公益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爱,让我们更柔软。”
8岁,天真烂漫不知烦忧的年纪,而对郑嫒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开始——那年,她被确诊患有罕见的系统性硬皮病。
作为一名罕见病患者,郑嫒在成长过程中要背负的,比同龄人沉重很多。
因为疾病,她遗憾告别了自己的教师梦,而困境中,她又为自己找到了另一条全新的路。
年,成都女孩郑嫒凭一己之力创办了国内首个硬皮病公益组织——紫贝壳公益。在郑嫒和志愿者团队的多年努力下,硬皮病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帮助更多病友勇敢面对疾病,也推动了硬皮病研究和诊疗的进一步发展。
年,郑嫒成为复旦MBA公益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将展开一段全新的求知之旅。她希望能在复旦管院学习更多科学管理知识,让自己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造福社会。
PART01
失落最初的梦想
又勇敢创造一个新世界
年,8岁的郑嫒开始被一些奇怪症状所困扰。在夏天,她的双手像冻疮前兆一样发红肿胀。父母带着她奔波求医后,病因终于找到——郑嫒被确诊患有系统性硬皮病。
这是一种罕见病,乍一听名字似乎不如其他疾病可怕,实际上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疾病,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可能影响内脏器官。
硬皮病没有特效药,也不能根治,郑嫒只能定期复查,服用对口的药物对身体相关症状进行控制和缓解。在郑嫒的回忆里,她医院度过的,鼻子里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
每次有人觉得年幼的郑嫒可怜,她的父母都严厉反驳。“她就是一个正常勒娃娃啊,有啥子可怜勒!”郑嫒的父亲曾这样告诉她:“你永远是老汉儿最骄傲最优秀的女娃儿。”
▲郑嫒和爸爸
有家人的支持与关爱,加上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引导,郑嫒从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多少不同,也没在意过自己身患罕见病这件事。她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按部就班读书、升学,描绘着未来,并在心中种下了一个当老师的梦想。
大学毕业前夕,郑嫒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体检环节。然而因长期罹患硬皮病,她的面部出现了僵硬的“面具脸”,手部关节也有些变形,在医生的询问之下,郑嫒坦然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对方。
对方听闻后表示“你这个病我了解一点,只会越来越严重。”并直言她的手部形态或许会让学生害怕,建议她“去残联看看有没有对口的工作”,一席话浇灭了郑嫒的希望。
“当时我特别不能接受这件事情。”郑嫒回忆说,原本对未来充满憧憬,却被告知不能从事相关专业,寻找其他工作时也接连受挫,“整个人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她的病情复发,进入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医院。
▲工作中的郑嫒
在医院里,郑嫒首次见到了许多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们。在和病友们的接触过程中,她重新认识了硬皮病,并开始
- 上一篇文章: 医生的幸福,就是看着患者一天天康复中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