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下山,是唯一导致膝关节酸痛的原因
这是一篇关于关节养护的长篇科普。
徒步登山是对膝关节要求很高的运动,也是膝关节最容易受伤的运动之一。户外运动,膝关节受伤,更是一个安全问题。关节保健需要膳食营养和科学运动结合,关节受伤后的康复更是一个复杂和缓慢的过程,预防受伤显然意义重大。我们力求以真实的认知,分享关节养护的知识和经验,为读者提供帮助。下山损伤膝关节的综合因素山友们都有经验,下山了,膝盖要开始酸疼了!那么,下山真的是唯一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吗?
▲长距离负重徒步让关节疲劳不堪错误的上山步伐技术和疲倦后下山,会加重下山对膝盖的伤害。下山时,体重加上背包的重量,以及下坡带来的冲力,需要膝关节承受高于正常4倍的压力!这个压力,远远高于汽车轮胎压力的50倍!▲下坡刹车的压力容易导致膝盖软骨过载受伤正确的徒步有利于保护膝关节!首先,我们需要科学分配肌肉力量的使用。在上坡和平坦路,更多的使用臀大肌和股二头肌(大腿后部肌肉)。特别是上坡时,我们很容易犯错误,过多的使用股四头肌(大腿前部肌肉),导致股四头肌过早疲劳。▲上坡时膝盖超过脚尖会过多使用股四头肌下山保护膝关节的走法,是利用股四头肌支撑体重和刹车!然而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因为下山通常是我们一天路程的后半段,一天的长距离行走和上坡消耗了大部分的体力,如果上坡时我们使用错误的步伐技术,过多的使用股四头肌,下坡时,股四头肌已经疲劳,无法起到支撑和的刹车作用。这时,股四头肌不能完成的支撑工作,就只有由膝关节和它的韧带来完成,准确地说,是由关节的软骨和它的结缔组织来承受压力。同时,由于股四头肌的无力也容易导致锁住膝盖骨,加重软骨的压力和摩擦。软骨和韧带不堪如此负重,每一步都将加重对它的损伤,直至引起疼痛。▲一天中,通常都是先爬坡后下坡▲陡坡的路容易消耗体力
软骨受伤后很难完全康复,不少山友驴友,正是因为膝关节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诗和远方!▲徒步天堂阿尔卑斯山,自由行走的快乐软骨的保护是关键软骨(半月板)是膝关节的保护层,为关节起“缓冲减震”的作用,但它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软骨结构的损伤还将使关节内腔内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关节积液和疼痛,关节骨骼也同时失去了缓冲减震的保护。软骨受损后的康复不仅漫长,也几乎不可能完全康复。而且,任何骨关节炎都是从“软骨受伤”开始!
▲软骨初期的轻度受伤导致后期的骨关节炎软骨受伤,带来走动疼痛,意味着我们将失去自由行动的快乐,而康复又是如此的不易!在所有受伤的组织中,关节的愈合过程最为漫长。关节每天都必须尽力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承受几乎不可想象的负担。▲下山,膝关节需要承载超乎寻常的负荷
在许多日常运动中,在关节中产生的压力负载,是汽车轮胎所承受压力的50倍以上。为了能够承受这样的载荷,关节组织必须极其稳定,坚固并且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体力不支,容易给关节造成更大负载软骨损伤后,如不及时治疗和养护,将发展为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提早进入退化衰老。
骨关节炎的问题有多严重?我们用谈虎色变来形容骨关节炎的现状也不过分,全球有3亿多的骨关节炎病患者。在德国,每个大家庭都有一个骨关节炎病患者。骨关节炎的治疗开支已经成为德国第三大的医疗开支。在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目前约有1.3亿骨关节炎病患者,中老年的患病率高于50%。年轻患者的人数也在增加,特别是关节负载过渡的人群,比如各种球类运动,跑步运动和户外徒步登山人群等。
▲软骨的磨损是骨关节炎的开始骨关节炎的到来常常让人措手不及,而导致骨关节炎的因素很多。从德国的统计数据看,50%来自长期的超负荷,30%来自意外受伤,20%来自关节软弱或结构缺陷。关节的过渡负荷和意外受伤导致户外运动人群患有骨关节炎的概率居高。
▲数据来自德国骨关节炎医疗帮助协会▲超负荷长距离徒步和意外容易导致关节受伤
关节需要多少营养?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的四十多种营养元素,大部分可以从合理配置的食物中获取。在正常的需求上,强烈活动的关节和有炎症病变的关节将需求更多的营养,这些营养包括关节基础营养成分如: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L-蛋氨酸,MSM,Omega-3脂肪酸,微量元素如铜,锰,硒等,以及生物素和B族维生素等,它们需要额外的补充。
▲关节需要科学和系统地补充有效营养运动,才能促进关节吸收营养!人体的营养成份,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分配的,但关节软骨却是个例外。软骨组织内的血管,在每一次走动中都会受到挤压,充分充血的关节内层皮肤将营养成分从血液释放给关节滑液。每次走动时,新鲜、营养丰富的滑液会进入关节的间隙中,同时挤出间隙内的废液。所以,关节的营养是通过关节的每一次运动,经由“关节滑液”将营养成份“按摩”到软骨中!所以,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从补充透明质酸和全面营养开始!
▲运动,让我们关节年轻健康!软骨的保护有多重要?任何骨关节炎都是从“软骨损伤”开始引发、进而导致骨骼变形发展到骨关节炎晚期的。在我们意识到关节不适和疼痛时,软骨已经是发生问题了!初期,软骨的损伤仅限于很小区域,而且只是在表层,常常没有引起注意。但是,从一开始,这种微小的损伤就会引发严重的变化。损伤的软骨区域无法承受载荷,造成关节的承载面积减少,尚且健康的软骨部位必须承担全部载荷,不仅过度负载,而且还减弱了负荷的均匀分布性能,由此导致了软骨更大面积的损伤。
▲软骨负载的变化加剧软骨的受损随着这一过程的继续,能够承受负荷的软骨面积越来越少,直到软骨大面积磨损,原本存在的“关节缓冲间隙”消失,骨骼完全暴露,直接相互接触摩擦。
进入骨关节炎晚期,骨骼发生了变化,在X射线图像中清晰可见骨骼明显变得更加宽大,并且在关节的边缘出现了大的骨刺。这些骨刺(骨赘)导致关节变宽,关节肿胀,加剧炎症。这些骨刺在走动中还会相互摩擦,并引发进一步的疼痛。预防骨关节炎,预防关节骨骼的受伤,都需要从保护软骨开始!▲感谢所赐,让我们走过!记忆中的雨打日晒风餐露宿皆成享受
透明质酸对软骨的保护作用我们清楚,关节滑液(Gelenkflüssigkeit)是保护“软骨”的基础营养成份。在关节腔内,滑液和软骨一起,为关节骨骼起到“润滑、减震”的作用。同时,滑液还积极改善关节腔的环境,通过每一次的运动,使软骨能够有效地吸收营养,同时排出废液,减少炎症的发生。充足的滑液,将为关节营造一个健康的自我循环。▲快乐原本很简单,只愿常在山野间自由行走!
关节滑液的主要成份除了透明质酸、蛋白质和氨糖等外,主要含有94%的水份,它的“润滑和减震”功能取决于液体的粘度,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滑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关节滑液的粘度主要依赖于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长分子链能够形成高度复杂的网状结构,由于这种空间结构,它可以束缚大量的水。2%的透明质酸可以锁住98%的水,这样超强的锁水能力,足以在关节间隙中搭建起一层有如弹簧作用的减震结构,从而有助关节的稳定性(均衡受力)和无摩擦运动。而存在于皮肤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可确保结缔组织的弹性和紧固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皮肤具有弹性和保持年轻。
透明质酸这一锁水特性,决定了关节滑液的黏度,决定了其“润滑和减震”的性能表现。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直接注射透明质酸的疗法。更深入的科学解释,透明质酸对关节的作用包括了:增加软骨细胞密度,防止软骨磨损促进滑膜代谢,阻止滑膜炎症保持滑液正常化,促进营养吸收增加减震润滑,治疗剧烈疼痛
▲不惑之年的驴友ABC上健步如飞,一种幸福!科学认识透明质酸我们的身体对透明质酸(HA)并不陌生。它是存在于人体的自然物质。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一种高分子量多糖,由重复的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基-D-葡萄糖胺聚合二糖组成。所有脊椎
动物和极少数微生物在体内合成透明质酸。
上世纪70年代,拜耳实验室就开始了对透明质酸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的年轻身体,正常合成约15克的透明质酸,每天约三分之一进行新陈代谢。透明质酸在人体内的分布为:
约50%的透明质酸的存储在皮肤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另外50%的大部分存储在关节滑液中小部分分布在全身筋膜系统的结缔组织
▲关节滑液是人体中含透明质酸浓度最高的部分
透明质酸存在于每个结缔组织和器官中,例如皮肤,滑液,血管,血清,脑,软骨,心脏瓣膜和脐带等,而关节滑液,是人体中含透明质酸浓度最高的部分,为3-4mg/mL。
然而,在25岁之后,人体合成透明质酸的能力快速下降,40岁大约还有50%,60岁几乎低于10%。缺乏透明质酸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这些衰老的症状,比如关节不再灵活和容易受伤,皮肤失去弹性和涌现皱纹等。口服透明质酸和关节健康我们的膝关节在30岁之前基本处于“完美状态”,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日渐使用,特别是运动的过渡负载,加之养护不及时,促使软骨逐渐被磨损,直到我们感受膝关节的酸痛。这时,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快到尽头,软骨几乎完全磨损,骨关节炎已经产生。医学表明,人体的膝关节也仅有60岁寿命!因为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含透明质酸浓度,要比正常的低了许多。由此,补充透明质酸,是预防软骨受伤和关节康复的关键要素之一。
▲养护及时,我们都可以有一副长寿的膝关节(86岁的驴友)本世纪初,口服透明质酸的作用得到确认,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品,对关节炎和关节手术后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作用。自此,世界各大营养品公司就没有停止过对口服透明质酸的研发,并不停地推出各种口服透明质酸产品。
来自德国的阿尔德菲ArthroFill,作为口服透明质酸关节营养品的领军公司,拥有德国专利保护的“口服透明质酸分子量配比”技术,纯植物发酵提取,高度符合人体吸收。(更多详情,请
- 上一篇文章: 医院都是莆田系另附武汉正
- 下一篇文章: 形体秘诀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