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组织胺等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吞噬作用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各种炎症目的,发挥其抗炎、抗过敏、抗免疫作用。在眼科应用广泛,如视神经炎、虹膜睫状体炎、免疫性结膜炎等都离不开糖皮质激素。通过内服、外用或注射等方式达到治疗目的。[1]一、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特点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免疫性眼病、眼结缔组织病、眼部的各种严重的非化脓性炎症、眼球挫伤、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各种内眼手术以及眼部肿瘤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2]应用剂量、疗程、给药途径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局部用药多为点眼、眼膏及眼球周围注射。对于一般外眼部或轻微的眼前段炎症,直接局部应用,优点为相对用药剂量低,全身并发症少。常用地塞米松、氟米龙等点眼。全身用药多为口服或静脉滴注。剂量取决于眼部炎症病变的程度。[3]常用甲泼尼龙(中效,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用于严重的眼部急慢性炎症,口服及静脉用药)、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适应症[4]如下:二、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临床应根据不同眼病适应症、严重程度、病变部位,该眼病常规疗程,及全身是否有慎用或禁用激素疾病选择适宜的激素类型及给药方式。总的用药原则早期投药,剂量充足;超大剂量用药,减药要快,每次所减药量幅度相对要大;超过自然病程且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且减量幅度要小。用药途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眼局部点药→眼周注射→全身口服药→全身静脉点滴→综合用药,但也有例外。[5]三、用药注意事项1合并用药:糖皮质激素抗炎而不抗菌,必须合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长期应用注意补充维生素D、钙剂、钾盐,加用排钠利尿药;必要时与抗酸药或H2受体阻断药合用。2控制用量:糖皮质激素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用药都要控制用量。开始剂量稍大,待症状控制后逐渐减至最小直至停药。3严格用药时间:全身用药疗程长时,可每日1次早晨给药,或隔日给药,一次投用2天的总剂量,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又达到抗炎目的。4药量递减、缓慢停药: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使HPA轴受抑制,促皮质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发生失用性萎缩。一旦停药,可能出现皮质功能不全。故药量递减,每次减量为总量10%~20%。缓慢停药,长期用药后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会使原已控制的疾病症状复发或加剧。5严防滥用:真菌性角膜炎禁用;未进行抗感染治疗的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一般不用,否则导致感染扩散;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慎用,以防角膜穿孔。糖皮质激素作用复杂,副作用多见,使用时注意用量用法,安全合理的用药,防止滥用。6病情观察及护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引起后囊下白内障、青光眼并增加眼部继发真菌或病毒感染机会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出现严重后果。[1]总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必须严守用药原则,把握眼科应用特点,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病情作具体分析与正确应用,以便充分有效地发挥激素对各种眼病的治疗作用,合理用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疗效。参考文献:[1]孙雪梅,李广兰.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3):63-64.[2]朱静,徐峰.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38(4):-.[3]黄红深.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4):-.[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8(2):增录2a-1-32.[5]韦企平.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用好激素这把双刃剑[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4(1):2-4.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 上一篇文章: BMJ间质性肺病诊治综述之概要篇
- 下一篇文章: 考前总结病理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