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与复发性流产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UCTD)又称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潜伏性狼疮和不完全性狼疮,以及一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持续1年以上,但又不符合任何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可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和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未发现UCT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UCT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UCTD的病因不明,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UCTD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的早期阶段,因此,其病因应与这2种疾病相同。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一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试剂和遗传因素等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UCTD发病年龄多在18-67岁之间,育龄期女性多见,儿童与老人发病也有报道,性别与发病有关,男女比例约为1:4—6。
UCT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关节痛37-80%,雷诺现象33-56%,关节炎14-86%,白细胞减少症11-41%,干眼症7-41%,口干症12-36%,光过敏10-24%,贫血16-23%,浆膜炎5-16%,颧皮疹6-13%,口疮3-27%,血小板减少2-33%。神经系统和肾脏几乎没有受累。
实验室表现:血沉增快,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抗Ro/SSA抗体、抗RN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阳性,高球蛋白血症,低补体血症(c3、C4降低),梅毒血清实验假阳性。
免疫学表现:以ANA阳性最为常见,阳性率55-%,平均58%左右,以斑点型最常见,均质型和核周型较少见。
30%的未分化起病的患者在随访中会发展成明确的CTD,实验室检查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磷脂抗体的存在或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临床表现中,浆膜炎、脱发、光敏、盘状皮疹都是向SLE演变的预测因素。
UCTD对妊娠的影响:妊娠前已诊断的稳定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发生妊娠不良事件风险明显增加,包括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流产、早产、死产,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更易发生复发性流产。
妊娠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影响:妊娠可导致25%-30%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病情复发,5-10%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可进展为确定的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血管炎。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怀孕的时机和条件:病情缓解至少6个月,无严重的心、肺、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化验指标平稳,无身体不适,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选择在孕期能应用的免疫抑制剂。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孕妇的治疗:病情较轻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病情较重可酌情加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必要时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异常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广西群读片系列中年男性,咳嗽半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